Saturday, November 5, 2016

第一个马拉松:2014 巴尔的摩MD (by 卢全生)

我的马拉松之路(15)——第一个马拉松:2014 巴尔的摩MD

经过三个月的系统训练,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马 拉松,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马拉松比赛。 巴尔的摩是美国东部重要的城市,它是美国国歌的诞生地,是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医学院所在地。周五下午,我驱车1个小时来到巴尔的摩,先去 会议中心领取号码牌,然后去找比赛当天要停车的地方。这时天已黑了,考虑到治 安问题,就赶紧往宾馆赶。 比赛早晨7点开始,5:30左右封路。我让宾馆4点叫醒我,以便早点赶到停车场。 晚上10点入睡,但12点半就醒了。太早,继续睡,但辗转难眠。我跑在老家的小路 上,看到乡亲们正在地里干活,我告诉他们我跑马拉松回来的。“叮叮叮叮”,电 话叫起床的铃响了,原来睡着了做个小梦。 早晨4:30来到停车场,已经有几辆车停在那里了。他们开着车灯,有的在吃东西, 有的在看地图,有的在打盹。我也开始早餐了,一块面包,一个香蕉,一瓶1000毫 升的椰汁,硬是塞到肚子里的。不吃不行,跑前3小时一定要吃高糖的东西。饭饱 ,坐车里打个盹吧。10分钟后醒来,停车场基本满了,人们已陆续向终点线的广场 走去存包。“阿嚏,阿嚏”,这下坏了,感冒了,喷嚏不止,鼻塞流涕。赶紧吃一 个橘子,灌下一瓶矿泉水,喷嚏止。在广场上慢跑15分钟,微微汗出,鼻通涕无 。Ready to run! 6:20赶到起跑线的广场,已经人头攒动了。低空中直升机在盘旋,高空中直升机停 在空中。很多高楼的顶层,站着很多持枪的警察。广播里播放着鼓舞人心的话语, 人群一阵接一阵地鼓掌。有人举着不同的标牌,上面分别写着3:30, 3:45, 4:00等 ,这分别代表着他们小组要跑完全程的时间。我走到3:45的小组中,希望与他们同 行。7点正,发号枪响了,人们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出发了,整个街道像有一股洪水 向前滚动。 我往前一看,一个穿苏格兰裙的也在跑。我一惊,难道小沈阳也来跑了?跑到旁边 一看,原来是一长满胡须的阳刚男子。我就跟着这个苏格兰裙哥们跑吧,一路上看 到两边热情的人们。有的大声喊加油,有的吹喇叭,有的摇铃铛,有的举招牌,她 们看起来比参赛者还兴奋。一招牌写着,26.2 is 100% crazy and 100% exciting. 是啊,马拉松需要100%的激情和疯狂,然后才有100%的兴奋和激动。 我看到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在跑,车旁边的棍上挂着婴儿的名字,大家经过时都和 小家伙打招呼。再往前跑,又看见几个妈妈和爸爸推着婴儿车也在跑。这时,有四 个健壮的中年白人护送着一个大推车也跑过来,像奥运会火炬手护送火炬一样壮观 。仔细一看,漂亮健美女生所推的车里,躺的是一个智障黑人男孩,12、13岁左右 。男孩子高兴地喊叫着,护炬手对男孩说着“no break!” , “never give up” 之类的话。 我跟着苏格兰裙一直跑,有时他的裙子晃的我不 舒服,我就跑到前面去。6英里时 ,配速 8:20每英里,预计完成时间3:38:18. 此时,无心慌气短,略有点累,开始喝一袋能量胶以补充能量。能量胶太浓太甜,我这胃不吃这一套,胃痛出现了。我 深呼吸慢跑,眼睁睁地看着这苏格兰裙超我而去。其他人也一一超过我,而我只能 忍受着疼痛,又跑了2英里来到一供水点,喝了很多水来稀释能量胶,胃痛逐渐消 失。 12英里时,问题又来了。挂胸牌号的两个别针正好在胸部两侧第四列间隙的正中, 磨得我胸部两突出点疼痛不堪,我只好两手把胸部的衣服提起,以免摩擦疼痛,最 后干脆把体恤脱掉,别在腰间。15英里时,左脚底板外侧开始出现疼痛,速度变慢 ,每到一供水点,都要补充一些能量水。17英里时,两小腿酸沉,体力明显下降, 很多人都在走了,我有时也陪他们走上一段。不能这样消沉,我回应着两边加油的 吼声,也大喊一声,然后自语着“One two one”向前跑去。前面的人自动让开, 以为又是火炬手们推着车过来了。 20英里时,在一供水处喝过水后又开始加入到步行者的行列中。我走过一路口,两 值班警察也在给大家加油。我上前和他击掌,我说“Give me power!”, 他对我说 “Good luck!”,我又开始往前跑了。24英里时,两边加油的人越来越多了。我解 下腰间的体恤,两手提在胸前跑。26英里时,我收起痛苦面容,面带微笑,双手提 着体恤,健步跑向终点! Did it! 我第一个马拉松!26.2英里,4小时45分!第1708名在近3000选手中!路 上标语写道,“Pain is temporary, pride is forever!”,痛苦是暂时的,自豪 是永远的。 是的,我骄傲,我跑了马拉松!我希望,每年跑两个马拉松,再跑50 年!
(卢全生,中西医结合博士,2014年10月20日写于马里兰全生书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